2025-03-14 14:11:16
17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请悉知。
作茧自缚,还是一盘大棋?苏联为何割让大片俄国领土给哈萨克斯坦
俄国人的土地,为什么会变成别人的国家?这事儿放到今天,可能很多人都想不明白。
但当年苏联干的事儿,往往不是那么直来直去。
别的不说,光是哈萨克斯坦那块地,272万平方公里,硬生生成了前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。
要知道,乌克兰才60万平方公里,白俄罗斯更小。
那时候的苏联,到底是怎么想的?
当年这片土地到底是谁的?
时间回到1920年代,苏联刚成立,版图还没彻底划分清楚。
贝博官网入口那个时候,所谓的哈萨克斯坦,还没有今天这么大块头,大部分地方都是游牧民族的地盘,真正固定的城市并不多。
反倒是北部,住满了俄国人。
但斯大林的算盘打得很响。
按照他的想法,这片土地上俄国人扎堆,干脆划进哈萨克斯坦,过几年,这些俄国人自然会成为哈萨克斯坦的“主流人口”,到时候想收回也容易。
毕竟,乌克兰就是这么弄的,先把俄国人安插进去,等到民族界限模糊了,再说别的。
结果事与愿违,历史没按他的剧本演。
苏联的民族政策,算计还是失算?
苏联早年搞民族自治,表面上是给各族人民平等的权利,实际上是想通过控制不同民族的关系,巩固中央的统治。
斯大林的做法很简单:让各个民族看起来都有自己的地盘,实际上都离不开莫斯科的管理。
但这套理论在哈萨克斯坦出了问题。
苏联时期,北部的俄国人越来越多,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了人口多数。
但等到1991年苏联解体,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完整的国家独立了,这些俄国人反而成了“少数民族”。
这就像是你搬进一栋房子,住久了以为自己就是房主,结果有一天房东告诉你:“不好意思,这里不是你的。”
哈萨克斯坦为何急着迁都?
1997年,哈萨克斯坦宣布,把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到阿斯塔纳(现在的努尔苏丹)。
当时很多人不理解,这不是自找麻烦吗?阿拉木图经济发达、气候宜人,阿斯塔纳却是个寒冷的地方,冬天零下几十度,哪有人愿意去?
但如果你把地图摊开,就会发现问题。
阿拉木图在哈萨克斯坦的最东南角,而阿斯塔纳在北部,靠近俄国。
换句话说,这次迁都是在向北移动。
为什么?很简单,稳住北方的俄裔人口,增强对北部的控制。
毕竟,历史上俄国收回克里米亚的时候用的理由就是:“这里住的都是俄国人。”如果哪天俄国拿同样的理由来找哈萨克斯坦要地盘,那就麻烦了。
俄国人的“回家”梦,现实吗?
克里米亚的例子,让哈萨克斯坦政府心里发毛。
俄国当年通过公投,让克里米亚“回归祖国”,理由是当地有大量讲俄语的居民。
现在看看哈萨克斯坦北部,情况何其相似?这里的俄裔人口比例不低,很多人从小讲俄语,文化上更接近俄国。
这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,随时可能引爆。
哈萨克斯坦政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早早开始调整政策,比如推广哈萨克语,减少俄语的官方地位。
甚至有人提议,把哈萨克语的文字从西里尔字母改成拉丁字母,彻底摆脱俄国文化的影响。
有人说,苏联当年的领土划分,是在给后来的俄国挖坑。
也有人说,这是斯大林的一盘大棋,结果棋下了一半,棋盘掀了。
无论如何,哈萨克斯坦北部的土地问题,已经成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。
今天的哈萨克斯坦,经济发展、民族团结,表面上风平浪静。
但历史的惯性不会轻易消失,未来会发生什么,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。
有人说,历史从不会真正过去,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,等待被重新书写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!